中国时装的汉裁时代——“汉服时装化”的四层探索

  有幸参加2023年广州汉服花朝节#汉服复兴20周年论坛,可以借此契机对已有思路作一番梳理,本文为论坛发言稿节选之一,现场PPT中的插图来源于网络。

  中国的时装,自古以来就有一套独立、完善、全面的剪裁系统,但从近代社会开始,逐渐被西式剪裁全面取代,甚至连传统服装、民族服装也要普遍套用西式剪裁结构,才能生存下去。

中国时装的汉裁时代——“汉服时装化”的四层探索

  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汉服复兴,中国终于出现这样一种“硬骨头”的服装品类,它不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而且敢于抵触和坚决排斥西式剪裁的渗透,这也导致了另一种不良后果——汉服也遭到了时装领域的排斥和抵触,必须强烈依赖大众对于“古装”的兴趣,来维系自己的生存空间。

  汉服复兴20年来,时装化之路虽然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但是从未放弃前进,汉服的受众群体不断更新,却永远有那么一群人,热衷于在历代汉服形制当中,不断挖掘比较适合现代日常生活的款式,并通过日常穿着实践,针对体验感不太好的方面,进行细微的尺寸调整或结构调整,让这些款式更加适合日常穿用。

  这是最简便的时装化路径,可以直接使用前人的设计成果,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保险”,不容易在民族属性上出太大问题,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和认同,没有很强烈的争议。它最大的劣势则在于“不够用”,只能满足非常有限的日常着装需求,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找不到足够合适的那一款,然后很容易就放弃穿汉服了。

  全球的服装制版师,都在研究如何运用西式剪裁满足所有人的所有穿着需求,在由这样的西式剪裁搭建的现代时装体系面前,传统汉服形制所能挖掘的“日常款”,无论是穿着功能还是穿着的体验感,相比之下发展起来都非常缓慢,很难突破目前这种局面,让“汉服不好穿”的整体印象有实质性的改变。

  现代汉族人愿意亲近的传统服装,有中山装、马褂、旗袍、大襟袄子、秀禾礼服等等,它们虽然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性——崇尚西式剪裁。

  似乎所有的现代服装,无论是不是本土的,都要经过西式剪裁的洗礼,才被认可为现代人能穿的衣服。“汉元素”也是这么做的,它把汉服拆解成零散的装饰元素,硬塞在西式剪裁的体系架构里。这种路径表面上是在推动汉服时装化,实际上却在否定汉服自身的独立进化能力。过去数千年,汉服都能很好地适应每一代人的穿着需求变化,为什么到了现代,它必须要依赖西式剪裁走路?

  这种思维定式和固板印象,与中国的服装专业教育习惯有关系,教学内容几乎完全在西裁理论体系中进行,至于本土传统服装,唯一的价值就是拆解成零散元素,植入到西式剪裁架构里。仿佛只有西式剪裁是在给人做衣服,而汉服似乎只是一种布艺,大概像那么回事就行。

  所以尽管“汉元素”很好穿,很多人还是不愿意接受,总觉得如鲠在喉,一定要把它远远地排除在汉服体系之外才能安心。

  传统旗袍可以接受只在西式剪裁的紧身连衣裙基础上加一套立领盘扣,传统马褂也能接受只在西式剪裁的外套基础上加一排蜈蚣扣,很多传统服装都能接受西式剪裁如此深度的渗透,但是汉服一直都不愿意妥协。

  汉服能够历劫重生,靠得就是这种不愿意认输的骨气。即便被压在五指山下,三百年后仍是一条好汉!好汉是个完整的人,有血有肉,有手有脚,有着聪明的头脑和独立的灵魂,只能与他人并肩而行,绝对不能依附他人,低人一等。

  “汉元素”虽然不能成为汉服时装化的归宿,但是它的出现,加速了传统汉服形象与现代时尚潮流的碰撞,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穿汉服其实不必模仿古人,也可以展现自我个性,可以温润如玉,可以活泼俏皮,可以休闲散漫,也可以霸气职场,还可以炫酷嘻哈……

  近年来,御姐风、职场风、居家风、校园风、重金属风等潮流时尚风格,不断注入传统的汉服结构,不同于传统形制的“日常款”,它们不仅可以日常穿着,还能像流行时装一样表达自我、展示个性。为了实现更丰富的风格效果,对传统形制的创新也更加大胆,尝试运用传统汉服结构的力学原理,结合视觉上的艺术设计,打造汉服穿搭的时尚风格。

  这条路径推动了现代汉服审美的飞跃式发展,让传统汉服之美拥有了来自现代社会视角的高级感,也让传统汉服之美与现代大众的个性风貌有了亲密接触的机会,到这一步才可以说,汉服与穿汉服的人,相互认识了,彼此都对对方有了一定的了解甚至理解,为汉服复兴广泛重建民族生活记忆的基础工作,到这里才真正落地。

  如果汉服时装化只探索到这一层,并在这一层正常发展下去,这场汉服复兴实现最初的民族服装理想,可能就是迟早的事情,因为“汉二代”很快就要全面走进社会了!

  第一代汉服复兴的参与者和围观者,并不是一出生就拥有穿汉服的权利,基本都在民族记忆方面有残缺感,对于汉服形象很难真正摆脱“古装”印象。但是这一代人的孩子们,从童年时期甚至婴儿时期,在他们还不明确什么是古装、什么是时装的时候,就对汉服这件衣服的温度,有了记忆积累和家庭情感沉淀,当他们完全进入社会以后,看到汉服的第一感觉是“亲切”,而不是“穿越”。

  汉服在他们的人生记忆中,像家乡的方言和美食一样,属于一种社会性群体记忆,再延续到他们的下一代,这种群体记忆就有了家族属性,亲切感中多了一点敬意,再延续到下一代,可能就自然而然形成相对完整的民族属性,基本具备温情和敬意两大要素了。

  如果觉得这是痴人说梦,那么可以回忆一下,旗袍、马褂、中山装这类原生属性存在先天缺陷的服装,它们的民族记忆建构,是不是也才三五代人而已?汉服为什么一定做不到呢?

  汉服时装化发展到第三层,明明可以坐等汉服复兴迎来最终成功,为什么还有第四层探索?因为等不及,我们想在退休之前看到圆满大结局,顺便教训一下一家独大的西式剪裁思维。这也算是现代汉服复兴的一大传统和群体精神——看不惯环境,那就改变环境!

  我曾经在自己的实体店里,设置了一个专门售卖日常汉服和时尚汉服的区域,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古风了,版型也都尽量简便了,但是大部分客户还是会质疑它们能否在现代日常穿用,就总觉得它们是用来拍照的,总是要求全套原配,难以接受百搭单品与流行时装混搭。这可能反映了纯路人消费者对汉服的一种偏见:

  汉服版型即便做到99%的日常程度和时尚程度,纯路人消费者还是觉得它是演员穿的古装戏服;西裁版型即便只做到9.9%的日常程度和时尚程度,纯路人消费者还是觉得它是人穿的时装。

  如果不改变时装只能西裁的印象,汉服没有办法彻底完成时装进化。虽然这已经不太影响汉服最终恢复民族服装的地位,但是它就像鞋子里的沙子,就算不影响走路,也还是很硌脚。欲除之而后快,是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即便第一代汉服同袍能忍得了,到汉二代、汉三代、汉四代……总要有人忍无可忍。

  在目前的时装行业和服装专业,西式剪裁并没有给其它形式的剪裁手法留有余地,汉服剪裁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取代西式剪裁,才能真正争取到一席之地。争取在汉二代全面进入社会之前,较大程度改变社会大众对汉服的刻板印象,更加快速地完成时装进化和民族群体记忆建构。

  衬衫、半裙、连衣裙、开衫、风衣、外套等时装品类,虽然长期只使用西式剪裁,但不代表它们就是西装,这些衣服的本质功能,可能在大多数民族的历代时装里都存在过,就服装品类而言,这些衣服并没有民族色彩,并非只能使用西式剪裁。至少在初步的汉裁实验中,这些时装品类都是可以在完全不依赖西式剪裁技巧的情况下,通过传统汉服结构有机重组或演变,独立实现相应效果和功能。